第六節(jié)課,我走進教室,習慣性地巡視一遍,發(fā)現(xiàn)垃圾桶滿了。隨手撿起一張紙,上面僅寫了兩個算式。
哎!昨天剛學了《只有一個地球》,教學接近尾聲時還讓學生討論收獲體會,許多學生都談到了節(jié)約環(huán)保,今天怎么就忘了?看來,教育并非簡單說教就能有效的。
回到講臺,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今天的思品課,何不就此組織一堂主題班會課,讓學生對此再討論討論?
我略微思忖,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紙是用什么做的嗎?”
“竹子、樹木……”學生嚷著。
嘻嘻,學生“上鉤”了。我又問:“知道一棵樹能造多少張紙嗎?”
學生亂猜一通:“1000張”“1萬張”……
“一棵15年的樹大概能造5000張普通本子大的紙。”我頓了頓,“如果一人一天浪費一張紙,中國13億人,一天會浪費多少?”
學生不假思索:“13億張?!?/p>
我轉過身,在黑板上寫下“1億張紙=10000米”。
學生顯然有點好奇。
“同學們算一算,13億張紙疊起來的高度大致相當于幾個珠穆朗瑪峰?”問畢,隨即寫出算式“130000÷8848=……”(注: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即地質(zhì)高度為8844.43米,“雪蓋高”即總高為8848米。)
學生開始計算起來。片刻后,有只小手舉得老高:“老師,除不盡,14.69……”
“就看作14吧。”我說,“同學們可以想象一下,13億人一天浪費的紙疊起來,就相當于14個珠穆朗瑪峰那么高??!”
教室里一陣感嘆:“哇,那么高啊”“真沒想到啊”……
“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張紙,會少砍多少棵樹呢?”我“乘勝”追擊。
學生幾下算出答案——“26萬棵”,又是一陣感慨。
“同學們,節(jié)約一張紙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地球的資源日漸枯竭,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點點,全世界將會節(jié)約多少資源???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從哪些小事做起呢?”我接著問。
學生七嘴八舌建言獻策。
“寫錯字或算式,不隨意撕本子?!?/p>
“隨手關掉教室里的燈?!?/p>
“洗衣機洗衣服時,開最大檔節(jié)約電?!?/p>
“用太陽能熱水器、節(jié)能燈,用沼氣做飯?!?/p>
“出門騎自行車?!?/p>
“少砍樹,多栽樹?!?/p>
“洗菜水可以澆花?!?/p>
……
“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種低成本、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叫低碳生活。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保護地球,從身邊小事做起,過低碳生活?!蔽铱偨Y。
之后,我讓每個學生動筆寫一條低碳生活的建議。學生饒有興致地寫著,有的還寫了好幾條呢。
我整理學生的建議,錄入電腦后打印出來,每條建議后面還署上學生的姓名,張貼在教室里。此后,我發(fā)現(xiàn)班上隨意撕本子的現(xiàn)象少了,學生離開教室也記得隨手關燈了。
作為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課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然而,許多時候的主題班會課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很難引爆學生的興奮點,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進來,這樣顯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回顧梳理這節(jié)不曾預設的班會課,我對主題班會課有了新的認識。主題班會課的主題不是簡單地讓班主任自己確定,其實可以把班級最近出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或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主題,這樣的班會課才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碰撞,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進來。所以,好的主題要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
這就需要班主任練就一雙慧眼,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存在的問題,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如此,精彩的主題班會課才會不期而至。
召開主題班會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關鍵是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體驗,這樣方能觸動心靈,喚醒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道德情感。
再回到這節(jié)班會課上,我抓住學生隨便亂撕本子這一不良現(xiàn)象,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通過計算讓學生把“13億人一天浪費的紙”與“珠穆朗瑪峰”作比較,再得出“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張,會少砍26萬棵樹”的結論,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接著,我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資源,做一個低碳生活者,并讓他們擬定低碳生活的建議,張貼在教室時時提醒警示大家。由于建議出自學生自己之手,是其內(nèi)心思想的流露,所以他們格外看重、自覺遵守,并隨時監(jiān)督他人。
這樣,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思想覺醒、接受洗禮的過程,其行為源于內(nèi)心的自我約束,效果自然比教師“一廂情愿”的強加好得多。
教育是一門藝術,每個細節(jié)都需要智慧的引領,成為智慧的教師、智慧的班主任,當是為人師者永恒的追求。
(作者單位系四川省屏山縣學苑街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24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