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晚會的小品《占位子》主題積極,也極具現(xiàn)實意義,揭示了什么都給孩子“搶”好的,卻不知道花時間陪伴孩子的問題。
這個主題呼應了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fā)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然而,由于小品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中不少場景過分夸大了事實,其負面效應不可小覷。
一是家長綁架學校。為了給孩子選一個所謂好一點的座位,確有部分家長托關系、找門路討好班主任,但像小品里那樣,家長越過班主任,到班里給孩子搶座位,以至于打起架來的事件卻聞所未聞。安排座位本是班主任的職責所在,如果家長如此干涉,班主任的工作就沒法干了。
這個小品可能會引起某些家長的效仿,把手伸得過長,不僅干涉班主任排座位,還可能干涉學校安排教師任課等,影響學校的正常工作。
二是渲染了“C位”的作用。小品中說“孩子在班里的位置,決定將來在社會的位置”。幾位家長挖空心思搶占“C位”,也就是“黃金座位”。班里的“黃金座位”到底是什么地方?家長認為,“C位”就是中間靠前的位置,直視黑板,不近不遠。學生坐在這樣的座位上就能保證學習效果嗎?
其實,班里沒有所謂的“黃金座位”。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課上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認真完成作業(yè),哪個座位都是“黃金座位”。
其實,現(xiàn)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黑板在正中,大屏幕掛在邊上。在兩側聽課,也不都是斜視。再者,班主任排座位大多實行每周輪換制度,比如教室里有三排座位,第一周A排在中間,B排在左側,C排在右側;第二周A排調(diào)到右側,B排調(diào)到中間,C排調(diào)到左側,以此類推。更何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生為本、變“教”中心為“學”中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越來越普遍,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每個人都是“C位”。
看了這個小品,筆者為什么擔心會有副作用呢?本小品采用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方法。欲揚先抑本應該以“揚”為主,以“抑”為輔,而本小品為了追求“笑果”,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來過度渲染“占位子”,對于家庭教育“陪伴”的重要性,只在結尾喊了句口號、貼了個標簽而已。
影視作品是把雙刃劍,把握好分寸很重要。但這個小品分寸沒把握好,過度夸大了搶座位的現(xiàn)象,不但沒有達到教育效果還會產(chǎn)生一定的副作用——給本就焦慮的家長更添焦慮。
(作者單位系河北省平泉市城區(qū)中心校)
《中國教師報》2019年02月2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