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光輝歷程 70年難忘記憶·檔案故事
1952年8月,朱光亞正在朝鮮參加板門店談判。當時擔任中方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團英文翻譯的他,接到了中央教育部的通知,調(diào)他到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前身)剛剛成立的物理系任教授。同年12月,長春的冬天雪花飛揚,年僅28歲、剛剛脫下戎裝從朝鮮戰(zhàn)場歸來的朱光亞,英氣勃發(fā)地來到東北人民大學報到,成為這里最年輕的教授。
創(chuàng)建物理系一切從零開始,作為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代系主任的朱光亞做了大量教學管理和建系基礎性工作,他起草、撰寫專業(yè)設置方案、教學計劃、教師培養(yǎng)計劃、開課計劃、工作總結(jié)、報告等材料。其中一些珍貴的手稿被保存在吉林大學的檔案中。
為提高青年教師授課水平,朱光亞要求輔導教師隨學生一起聽課,青年教師給學生講課前必須試講,他還親授小班習題課給青年教師做示范。朱光亞對教學精雕細鏤,提出許多創(chuàng)新性工作方法。例如,習題卡片制度,他要求青年教師在上課前編寫好上習題課用的卡片(講稿),并經(jīng)過他審閱、修改。他的審查極為認真,連解題步驟、計算誤差、文字符號甚至錯別字都找出并修改。有的習題課卡片內(nèi)容只有兩頁,但朱光亞用紅筆批改的內(nèi)容卻達3頁之多,為青年教師樹立了嚴謹?shù)慕田L。
朱光亞還采取“教材研究會”的形式,引導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對比蘇聯(lián)教材與英美教材之優(yōu)缺點,朱光亞特別指出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解有困難的地方,指出教科書、教學大綱中編排不恰當之處等。根據(jù)現(xiàn)存的朱光亞的教學手稿記載,僅1953年的兩個半月內(nèi),他就主持召開了7次教材研究會,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研討,每次研究會他都親自做記錄。
朱光亞在領(lǐng)導建設物理系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先后為5個年級學生講授普通物理、力學、熱學、光學和原子物理等課程。他認真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時常給學生輔導答疑到深夜。為了有效解決學生課堂疑問,他創(chuàng)造了書面答疑制度,印制了“答疑卡片”——學生可以把問題寫在卡片上,交由老師作書面回答,這為師生間學習和交流提供了條件,成為課堂延伸的一種有效方式。
朱光亞講課思路明晰,條理性強,概念透徹,鞭辟入里,板書工整飄逸,深受學生的歡迎。他的學生曾回憶說:“聽朱老師的課,就是一種享受?!?/P>
從一張物理系1953級學生正在聚精會神聆聽朱光亞講課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學生的神態(tài)、精神高度集中,瞪大眼睛,豎起耳朵,唯恐漏掉朱光亞講的內(nèi)容。后排學生有的抻長脖子、歪著頭,唯恐看不清板書。
朱光亞在東北人民大學任教期間,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教育才能??梢哉f,沒有朱光亞等拓業(yè)先賢們行物理系開創(chuàng)之功,就沒有今天的吉大物理學科。吉大物理系至今已培養(yǎng)出了6位中科院院士,其中陳佳洱、宋家樹、王世績都是朱光亞親自教過的學生;培養(yǎng)了近萬名畢業(yè)生,為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作出卓越貢獻。
1955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研制我國自己的核武器。5月,朱光亞奉命調(diào)往北京,從此他的名字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他參與組織領(lǐng)導了中國歷次原子彈、氫彈的試驗,為原子彈、氫彈技術(shù)突破等作出了重要貢獻,后又相繼組織實施了核電站籌建、核燃料生產(chǎn)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項目研究開發(fā)計劃,并參與了“863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還參與了中國工程院籌建工作,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
朱光亞是一位品德高尚、才智超群、功勛卓著的科學家,是老一輩科學家才識與品行雙馨的杰出代表。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4年,國際小行星中心批準將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命名為“朱光亞星”。2011年,朱光亞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檔案館)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22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