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地區(qū)首屆初中高效課堂創(chuàng)新大賽暨課堂革命高峰論壇”上,我第一次走出校門參加課堂展示,課前準備時我始終擔心學情差異會鉗制課堂落實,面對陌生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如何應對等。所以,我反復修改教學設計,盡量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根據(jù)安排,我?guī)е鴮W案到第二天即將上課的班級與學生見面。我深知,小組制下一定要先抓好組長。因此,我選拔了4名小組長,并和他們進行了單獨的溝通。
第二天上課,我按照“三段六步”流程展開教學,學生在各組組長和小老師的組織下,自動進入他們的“高效課堂模式”。第一個上臺展示的學生展示完畢后,各小組學生爭先恐后地站起來質疑、糾錯,問題生成不斷。我在他們追問質疑的過程中,見縫插針地提出質疑并糾錯,解決了生成性問題,彌補了課堂的其他瑕疵。
本次課堂展示活動,讓我對高效課堂有了新的認識。高效課堂上,探究活動使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增多,通過組內探討,彼此的碰撞有利于學生的質疑和反思,展示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小組作戰(zhàn),彼此互相監(jiān)督、幫助,增強了團隊凝聚力,也讓課堂生成成為常態(tài)。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如何有效地組織課堂?如何設計具有實效的學案?如何激發(fā)小組合作競爭機制?我想,學案中知識問題的設計,在考慮學生整體認知水平的同時,可以劃分梯度,讓學力較弱的學生先找到學習的信心,讓較強的學生找到學習的刺激點,從而保證學習的有效性,再通過課堂上師生之間的生成性問題,全面提高課堂效率,促進真實學習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系陜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12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