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_91视频精品无码_国产视频96自拍6_免费国产成人aⅴ观看℃

首頁>檢索頁>當前

發(fā)現(xiàn)、幫助有情懷、有潛力的名師,提升、發(fā)展個性化教育理論,是教育家成長的有效途徑,而這正是現(xiàn)實所缺乏的。

教育家型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

發(fā)布時間:2018-12-19 作者:陳錢林 來源:中國教師報

成長路上,從教育行政部門到學校,從縣城新學校到市區(qū)老牌名校、省城學校,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從中學到小學再回到中學做管理,我認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重心工作。

在我看來,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點是專業(yè)成長。其實,專業(yè)成長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教師的成長大體分幾個階段,包括新教師、成熟教師、名師、教育家型教師。從新教師到成熟教師,相對容易,只不過時間長短而已;從成熟教師到名師,我認為需要特別的歷練,少數(shù)人會成功;而從名師到教育家型教師,則屬鳳毛麟角。

一直以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很看重教師培訓。但是,我感覺教師培訓對新教師到成熟教師的成長會有成效,而對名師培養(yǎng),特別是希望通過培訓產(chǎn)生教育家型教師,就屬勉為其難了。

在兒童教育中,我總結出成才三要素,一是志向,二是自學,三是個性化幫助。個性化幫助是外來推動力,志向與自學是基本的內驅力。我常常對師生們講:“志向會產(chǎn)生引力,自學會產(chǎn)生推力,只要具備這兩種力量,想不成才都難?!?/P>

我認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是相通的,要靠志向、自學和個性化幫助。沒有追求,被動學習不可能有專業(yè)成長;個性化幫助則既靠適合成長的土壤,又靠自身的努力。

新教師成長為成熟教師需要培訓,但校本教研更有實效

凡新教師,幾乎沒有不希望自己受學生喜歡和家長認可的。所以,新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不存在“志向”方面的問題。

新教師的學習,重點是要學常識性的知識與技能,只要用心,隨處可找資源。之所以強調自學,一是時間管理需要,二是學習效率需要。新教師往往效率不高,工作忙亂者比比皆是,只有樂于自學者,才可能利用好碎片化時間;教育常識的學習重在感悟,也只有自學的內驅力,才可能有更多的感悟。

新教師成長,毫無疑問需要共性的培訓,比如請專家講講教育教學常識,聽聽名師的課,都會讓新教師看到“窗外的精彩世界”。

外出培訓固然不可缺少,但真正決定新教師專業(yè)成長速度的,還得靠所在學校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機制。教育教學是一門藝術,特別需要個性化示范與點撥。校本教研相對容易讓新教師快速達成規(guī)范要求,并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技巧。

我任浙江溫州建設小學做校長時,很驚訝于學校教師團隊的整體專業(yè)化水平。后來發(fā)現(xiàn),這與學校多年嘗試的“教研組+名師共同體”雙軌制校本教研制度有關。教研組屬于行政組,名師共同體則是跨校區(qū)、跨年級雙向選擇組成的。學校安排單周為教研組活動,落實行政任務;雙周為名師共同體活動,以學術研究為主。教師特別喜歡與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研究,有了自由組合的名師共同體,他們自然更有幸福感,更有成效。

成熟教師成長為名師,特別需要提升“以教育理念引領實踐”的意識與能力

成熟教師發(fā)展到名師,首先需要“志向”的激勵。許多教師評上中級職稱后,就不太追求專業(yè)成長了。缺乏志向,教師自然就不會有內驅力。

其次需要提高對自學的要求。教師自學的重點主要為學科素養(yǎng)、教學技巧,特別需要提升對教育理念的認識與實踐。這時候的專業(yè)成長最好要有規(guī)劃,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教育風格,也讓學校提升有限資源的使用效率。

我在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任校長時,提倡所有教師要有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如縱向有論文、公開課、科研、教學質量等指標,橫向分為幾個等級,教師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規(guī)劃,提出希望得到哪些資源的需求,學校盡可能將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教師。當上級有公開課任務時,校長要看哪些教師有需求;針對希望提升論文水平的教師,校長要不定期請專家來校作個性化指導。如此,學校涌現(xiàn)了一批名師,這正是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下所結的碩果。

我覺得,成熟教師與名師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具備“以理念引領實踐”的意識與能力。我國文化關于“道”與“術”的哲學,是放之四海而皆通的真理。對教師而言,“道”是教育理念,“術”是教學技能。如果對教育的“道”有更多感悟,必定更能展示教育的藝術。但是,一線教師一般很難對理念有認識,大多數(shù)只知道“怎么做”,而不太去深究“為什么做”。

怎樣提供個性化幫助?我的經(jīng)驗是通過可操作的教育品牌共建,可以更快地幫助教師悟“道”。我曾于2002年原創(chuàng)學生“星卡”評價品牌,設計理念是“尊重人格”“尊重差異”“讓每個孩子輪流做英雄”等;后來于2007年原創(chuàng)“自主作業(yè)”品牌,設計理念是“最好的教育不是教知識而是幫助孩子構建個性化學習方式”“只要學習成績達到預期目標就可以少做統(tǒng)一作業(yè)”等。后來盡管任不同學校的校長,我都推廣這幾個品牌,在幫助教師把握“道”的理念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當然,更重要的是有效自學與適當歷練。我剛任校長時,深感責任重大和自身學識淺薄,訂閱了相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期刊,幾乎每期必看??吹教貏e的經(jīng)驗,對照實踐深刻反思,常有不一般的感悟。我的專業(yè)成長相對順利,與自學習慣有很大關系。

后來,我做校長不到3年時,意外獲得在杭州西湖博覽會主題演講的機會。在反復推敲、演練中,我仿佛對教育有種頓悟。從此,我多次爭取參加高端學術團體會議的機會,多次到全國性大型會議上進行演講,對教育之“道”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名師成長為教育家型教師,需要理論團隊的個性化支持

現(xiàn)在的教育現(xiàn)狀是,追求名師者眾多,而追求做教育家型教師的極為罕見。要成長為教育家型教師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要有解決時代性困境的情懷與智慧。古語說,要立德、立功、立言,對教育家也是最貼切不過的。其中的“立功”,就是要解決時代性困境。比如陶行知生活的年代,國民基本為文盲,陶行知的“鄉(xiāng)村教育”正是針對這個時代性困境而提出的方案。比如陳鶴琴,針對幼兒習慣教育幾乎空白的現(xiàn)實,探索開設“幼稚園”,也是呼應時代性困境。

我國當前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時代性困境也很明顯,比如從南到北、從城市到農(nóng)村,隨處可見孩子掙扎在作業(yè)堆里的“民族之痛”,不斷增長的近視率已經(jīng)成為民族危機都不為過。還有我們的教育嚴重忽視孩子的個性與獨立人格,共性與個性的矛盾如何調和?呼應這些時代性困境,應該是有志成為教育家型教師應有的家國情懷。

二是需要理論團隊的個性化支持。相當多的名師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但是,從名師到教育家型教師,缺的就是如何將獨特教育理念提升為個性化的理論、個性化的思想。從理念到理論是一線教育者“立言”的短板。教育家型教師成長,最缺的是外來專家團隊針對名師的個性化教育理念、教育風格進行研究、提煉與完善。

我國也有一些教育理念研究者,但少有真才實學的理論家放下架子尊重名師的草根智慧。發(fā)現(xiàn)、幫助有情懷、有潛力的名師提升、發(fā)展個性化教育理論,是教育家型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而這正是現(xiàn)實所缺乏的。

當然,教育家不是靠培養(yǎng)可以產(chǎn)生的,但如果形成理論家反哺名師的機制,我們認為出現(xiàn)一批教育家型教師還是很有希望的。

陳錢林,廣東博實樂教育集團順德碧桂園實驗學校校長,曾任浙江省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校長。2007年獲評浙江省溫州市名校長,2008年被聘為浙江省政府督學。

《中國教師報》2018年12月19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