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建設的時期、建筑風格和建筑材料的特點,英國大學大體可分為“古典大學”“紅磚大學”和“玻璃幕墻大學”三種不同時代風格的大學,走進這些大學可以感受英國大學建筑的精致與精細。
關鍵詞:英國大學;空間管理;精細與精致
英國大學建設經歷了三次比較集中的發(fā)展期。第一次是12世紀到17世紀,基于教會基礎建設的早期古典大學。最早的就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后來在19世紀初建設的倫敦國王學院、杜倫大學,蘇格蘭地區(qū)于15世紀初建設的愛丁堡大學、格拉斯哥大學等也是這種類型的古典大學。這些大學建設的共同特點是宗教色彩比較濃厚。因此,學校建筑中都有鐘樓和教堂。可以把這些學校稱為“古典大學”。第二次集中發(fā)展期是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這個時期英國大學建設一般在新興工業(yè)城市建造,如利物浦大學、曼徹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等。這些大學的建筑特點是選擇了當時比較流行的紅磚材料。因此,英國人把這批大學叫做“紅磚大學”。第三次集中建設時期是從20世紀60年代后開始的大學建設,一直持續(xù)到現在。這個階段大學建筑改用更加現代的玻璃幕墻材料,體現了十足的后現代感。因此,這些學校也被稱為“玻璃幕墻大學”。
“古典大學”傳遞精致的建筑文化
牛津大學是英國乃至世界古典大學的代表。這所學校大約在1167年前后建立,準確的建立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牛津大學是先有大學后有城市,走進牛津城就走進了牛津大學。走到牛津城的核心區(qū)域,這里既有大學建筑,也有城市建筑,大學與城市融為一體。這些建筑大都有近千年的歷史,因此,走進牛津城如同走進了歐洲建筑歷史博物館。舉目望向建筑的天際,可以看到一個個建筑塔尖和鐘樓尖頂。有的塔尖如利劍直插云霄,仿佛在比試著建筑的高度;有的建筑屋頂一排塔尖,仿佛在以塔尖數量取勝;有的塔尖裝飾著精美的雕塑和鎏金,用藝術和豪華取勝;有的塔尖則增加了多個幾何造型裝飾,仿佛用造型博得眼球。這些牛津的屋頂塔尖成為牛津大學建筑的象征,仿佛在向這里的學者和學生傳遞著一種潛在的暗示:這里的研究要通向人類的最高思想和科學境地!
那些歷經千年的鐘樓準時鳴響,仿佛在時刻提醒著每一個人,時間正從腳下流淌。珍惜每一分鐘,正是科學研究需要的精神。走過鵝卵石鋪就的古老街面,再看一眼那如綠色地毯鋪成的草坪,想到曾經也同樣走過這里的人類思想和科學的奠基大家,不免充滿著由衷的敬意。牛津大學的建筑外部空間向人們傳遞著文化!這正是每一所大學建筑,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應該具有的靈魂。
這里的走廊、教室、食堂、宿舍都具有幾百年的歷史,那些弓形穹頂,體現了建筑的藝術設計,展現了當時建筑設計者的用心和專注,讓這些建筑傳承百年,歷久彌新,不斷增加這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的厚重。
一所大學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建筑,且一直使用至今,這本身就是一種精致而厚重的教育文化。英國古典大學正是用這些歷經百年風雨的大學建筑,訴說著大學的文化、教育的歷史、厚重的學術底蘊!
現代“紅磚大學”的集約與精細
在喧鬧的倫敦羅素公園馬路對面,與著名的大英博物館比肩,走下一個半地下的臺階,推開一扇一米多寬的木門,就走進了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社會、歷史與哲學學院。如果沒有門旁小小的標牌提示,你怎么也不會想到,這是一所世界著名大學的建筑。從外觀一看,毋庸置疑這是“紅磚大學”的代表。走進這扇“大門”,便是相當于一般標準教室大小的學院接待大廳,穿過兩側布滿木制書架的走廊,再轉了兩個樓道轉彎,就到了我們上課的教室。這個教室正好能坐下我們二十幾位學員。第一排座位距教室的墻不足兩米。但比較舒服的座椅和比較寬敞的桌子,讓你在這里聽課并不感覺難受和不適;反而讓你感覺與老師和同學都如此接近,不敢有絲毫的走神。有人說在英國各個方面,都會讓你感到“剛剛好”。也許這個鬧中取靜的校園就是一個“剛剛好”的例證吧。但仔細品味,這種大學的“剛剛好”,并不這么簡單。它折射出英國大學空間管理的精致和精細。
資源集約,不浪費一點空間,這是大學空間資產精細管理的要求。資源集約管理是英國的社會資源應用文化,也是英國大學重要的資產管理要求。英國大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學費收入、政府撥款、社會服務收入、其他資產收益等。對大部分大學來說,學費收入是學校重要的經濟來源。這樣,多招收學生增加收入和有限的學校空間之間便產生了永遠的矛盾,因此學??臻g必須集約使用。此外,學校的空間管理經費支出是學校的重要支出項目。因此,用好每一分錢、管好每一寸空間,精細地用好學校資源,這是大學管理的必然要求。通過深入校園,坐在教室,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這樣的精細管理水平。
精致服務,確保使用的舒適度和便捷,是大學空間管理的原則。資源集約管理并不等于簡陋和局促。英國大學空間管理者將有限的空間進行了精致的設計、裝飾和利用。這里沒有奢華的裝修和豪華的裝飾,而干凈的地毯、舒適的桌椅、柔和的燈光、便捷的信息化設施、簡潔的裝飾和恰到好處的提示,顯示著學??臻g管理者精心的研究,細致的安排和精致的服務,時刻隨處讓你感受著人文關懷,讓你能夠安靜地思考和學習。舒適度和便捷是空間管理者為空間使用者提供最為精致的考量。
精巧設計、溫馨安全,是大學空間管理的文化。在這樣精細精致的空間中,有時會給你一種驚訝。教室前面有一個不大的方形鐵盒,靠墻而立。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帶蓋子的垃圾桶。有的同學說,這遠處看上去以為是學校教學用的信息化設備,足以看出這個垃圾桶的精致。大學教室和走廊內設置的這種垃圾桶,既不影響空間使用,也便捷適用,這絕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作品。此外,安全管理也隨處在學??臻g管理中體現,我們上課的小教室,除了一個主要的教室門以外,還專門設置了一個緊急逃生門,并標注了明顯的提示,讓你感到這個空間的安全管理非常到位。這些溫馨的設施和安全的提示展示了英國大學空間管理的文化。
后現代“玻璃幕墻大學”的精致與環(huán)保
位于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的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蘇格蘭瑪格麗特女皇大學和愛丁堡龍比亞大學雖然學校辦學歷史也很悠久,但學校最新建設的教學樓建筑,體現了第三代“玻璃幕墻大學”的特點。走進位于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技術與創(chuàng)新中心(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寬敞、高大、陽光、現代可能是對這里大學建筑的第一印象。這一類大學建筑的特點是采用現代和后現代設計理念,注重建筑的人性化功能和自然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墻的主體結構,因此建筑透光性很好,也降低了采光用電成本。建筑內部結構改變了傳統的窄走廊設計,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多功能公共空間,讓行走通道與接待大廳、自由學習區(qū)、休閑休息區(qū)、學生活動區(qū)、餐飲區(qū)等融為一體,增加了公共區(qū)域自由使用的靈活程度。這些設計體現了人性化的環(huán)境友好,也體現了英國大學注重學生學習生活體驗,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此外,這類建筑的內部裝修與裝飾融為一體,形成了簡約和藝術的內飾風格。例如:房間頂部一般采用半封閉造型的天花板,增加了藝術性、減少了裝修材料使用,增加了使用者對建筑內部結構的了解,減少了傳統封閉吊頂的壓抑感,給人舒適的身心體驗。另外,這些后現代建筑更加注重現代科技在建筑中的應用,如建筑內部空間管理的數字化會體現在很多細節(jié)方面。
建筑是為人服務的空間,也是人類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時代作品。英國大學三代學校建筑設計與空間管理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建筑特色,也展現了不同時代教育理念和辦學行為的發(fā)展。這本身就是一部教育學和教育發(fā)展史的鮮活教科書,值得不斷翻閱和品味?。ㄗ髡邨钪境桑凳锥紟煼洞髮W副校長)
《北京教育》雜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