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方夢宇 通訊員 劉加華)盛夏校園,蟬鳴聲聲。在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籃球場上,一群小學生在教練的指揮下奔跑吶喊。小飛(化名)躲在陰涼處,緊攥手機玩?zhèn)€不停,連滾到腳邊的籃球都懶得抬頭看。
“籃球哪有游戲有趣?”面對這個“小刺兒頭”,兩名教練相視一笑,亮出了“秘密武器”。
“小飛,敢不敢來場真人版‘黑神話’?”
教練一把拉起小飛,在球場上開始模擬游戲大闖關(guān):運球穿越“火焰山”(繞樁)、投籃攻破“魔王堡”(籃筐)、組隊解鎖“寶藏關(guān)”(對抗賽)……隨著一個個小任務的攻克,小飛開始全身心投入。
“唰”,隨著一道漂亮的弧線,籃球應聲入網(wǎng)。隊友的擊掌、教練的喝彩、怦怦直跳的心……這些從未有過的體驗,讓小飛掛滿汗水的臉上綻放出笑容。
一到暑期,安農(nóng)大體育場館就成了周邊孩子和教職工子女的“快樂星球”?;@球場、羽毛球館、武術(shù)館……到處都是跳躍的身影和歡聲笑語。
9年前的一次調(diào)研,反映了周邊居民和教職工們的“煩惱”:孩子們放假了,大人們還要上班,怎么帶娃?安農(nóng)大體育部教師們靈機一動,變身帶娃“臨時保姆”。
從2016年開始,這個“健康加油站”從最初的5個項目,到現(xiàn)在覆蓋羽毛球、足球、體育舞蹈、游泳等16個項目,成了孩子們暑期最期待的地方。
這些“臨時保姆”可不簡單,他們個個是運動健將,更是教學高手。安農(nóng)大體育部主任尹維增介紹,學校實施體教融合,推進體育課程改革,構(gòu)建“校—院—社團(俱樂部)”三級課余體育訓練體系,全校24支業(yè)余體育項目代表隊年均訓練4500小時。
“體育最神奇之處,不在于培養(yǎng)一個個冠軍,而是點燃追夢的心靈?!币S增說。
“這不僅是體育課,更是人生課。當孩子們主動伸手扶起摔倒的對手,那一刻的成長,遠比學會一記漂亮的扣殺更珍貴?!卑厕r(nóng)大體育部直屬黨總支書記黃慶華說,“思政教育要實現(xiàn)大中小學一體化,從小學到大學,這堂課我們會一直辦下去?!?p>《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26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