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jié),地處隴中黃土高原的深山里,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沿安初級中學修葺一新,暖黃色的教學樓在陽光下格外顯眼,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回蕩著瑯瑯書聲。
該校校長王翊從教25年,見證了學校從破舊的小平房變?yōu)闃藴驶踔行5娜^程。
這所學校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得益于近年來“全面改薄”工程。甘肅“全面改薄”覆蓋全省14個市88個縣(市、區(qū))的12139所項目學校,累計投入資金238.29億元,惠及260萬名學生。
“我們鎖定貧困地區(qū)、聚焦薄弱學校,著力在改善辦學條件、加快信息化建設、解決難點熱點問題等薄弱環(huán)節(jié)下功夫。”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說,“全面改薄”就是要集中力量補齊發(fā)展“短板”,著力推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現全省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壓實政府責任
“全面改薄”首先涉及政府主體責任落實。為此,甘肅省、市、縣三級政府迅速成立“全面改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辦事機構,并將其作為政府“一把手”工程,層層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壓實責任。同時,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開展“地毯式”摸底排查,精準掌握學校辦學條件缺口清單,在“一校一本一圖一策”的基礎上,及時對原規(guī)劃進行調整完善,使項目規(guī)劃的資金投入、項目內容等更符合實際。
天水市是甘肅省人口第二大城市,“全面改薄”需要改造建設的學校多達1945所,校舍建設規(guī)劃面積、規(guī)劃投入資金總量居全省第一位,項目投資體量大、單體數量多、建設任務重,“全面改薄”任務十分艱巨。
“市委書記等市一級領導包抓,定期主持召開協(xié)調會、現場會、約談會,并深入施工現場調研督查,解決困難問題。同時,實行量化打分、雙月通報制度?!碧焖薪逃贮h委書記、局長伏金祥說。
目前,天水市已累計投入各級資金40.8億元,實際建設資金投入、開工面積、設施配備均已超過規(guī)劃總量,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班班通設備、課桌椅100%達標。
錢花在刀刃上
貧困是甘肅最基本的省情。薄弱學校改造升級,錢是最大的問題。為此,在中央支持甘肅113.16億元的基礎上,省市縣三級財政盡最大能力又拿出125.13億元,下決心解決薄弱學校難題。從國家到地方,從省里到區(qū)縣,好不容易拿出的這238億元到底怎么花?甘肅提出,“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將“從上至下”的項目設計程序變?yōu)椤皬南轮辽稀?,學校缺啥就補啥。同時,省里組織實施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確保了采購設備質量,資金使用效率明顯提高。
為保障每個項目順利進行,甘肅自主創(chuàng)新信息化系統(tǒng)管理。如今,走進每一所項目學校,校門口項目公示牌上都有一個醒目的二維碼,只要拿起手機掃一掃,學校每個項目的前期手續(xù)、主體施工、竣工驗收、決算審計等信息便呈現在手機上,一目了然。
形成攻堅合力
在甘肅,項目建起來、設備配進來并不是“全面改薄”的終點,該省把“全面改薄”與教育精準扶貧、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教師隊伍、改革創(chuàng)新等相協(xié)同推進,形成了“全面改薄”合力,促使薄弱學校底線達標與質量提升、內涵發(fā)展并進,滿足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渴望。
師資是農村學校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近年來,甘肅通過實施“特崗計劃”、省政府“民生實事”等項目為全省農村學校補充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6.2萬名。
此外,甘肅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實現教育信息化優(yōu)質資源全覆蓋。目前,該省中小學互聯(lián)網接入率達到91.23%,這一舉措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必要條件。隨之,網絡直播課、網絡共享課在各地推廣開來,農村學生享受到了和城市學生同樣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整體教育質量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甘肅省“全面改薄”校舍建設和設備購置分別完成五年規(guī)劃的100.44%和103.02%,學生課桌椅達到學生1人1桌1椅的要求,徹底消除了D級危房和寄宿學生“大通鋪”現象,基本實現“班班通”設備全覆蓋。改薄項目的全面實施,強有力推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70個縣(市、區(qū))實現基本均衡發(fā)展目標。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26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