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一名合格的校長要有超前的辦學眼光?!边@是陳章義對老師們的希望,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2016年初,年富力強、勇于創(chuàng)新的陳章義被任命為貴州省貴陽市貴陽一中新世界國際學校(下文簡稱“新世界學?!保┬iL。初來乍到,陳章義面臨著原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學校規(guī)模十分龐大、學生眾多,而教職工緊缺。學生來源廣,有城區(qū)學生,有進城務工子女,還有少數(shù)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孩子。作為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學齡梯度大,各學段常規(guī)管理工作難以整齊劃一、步調(diào)一致。陳章義認為,管理要先行,如果管理跟不上或不到位,要提高教育質(zhì)量就如同紙上談兵。
“管理難,管理是學校的老大難?!狈矒芜^校長的都有這樣的體驗。陳章義反復思考學校的管理該拿出什么樣的“妙招”?!巴实慕?jīng)驗值得借鑒,但自己也要有獨立的思想”。帶著這些思考,依靠學校的歷史積淀和區(qū)位優(yōu)勢,他明確提出實行“學長制”管理模式。
何謂“學長制”?陳章義這樣詮釋:“大手牽小手”,高年級學生幫助低年級學生,讓學長擔當“部分老師”的角色,幫助低年級學生矯正不良行為習慣,使他們能夠更快地融入學習生活,在學習上更快成長。
學長制一經(jīng)公開,在學校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有的認為這套方法從來沒有實行過,是否管用值得懷疑,會不會“一陣風”就不了了之;教師的工作量已經(jīng)足夠重了,還有什么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些“雜事”。還有的認為,學生本來就是由教師管的,現(xiàn)在要放給學生管學生,有點不可思議。
面對各種議論,陳章義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改革沒有現(xiàn)成的“靈丹妙藥”,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得出經(jīng)驗。經(jīng)過精心準備,2017年11月,首屆“學長制”正式啟動了。
為了使學長制達到預期目的,陳章義幾乎每天都在超負荷地工作:從制定學長制實施方案,初、高中部學長制要求,確定學長人員名單,活動的內(nèi)容方式等,他都是事必躬親。新事物的產(chǎn)生引起大家的關注,學生踴躍報名,紛紛與低年級的小同學結(jié)上了“對子”。有的開展學法指導,有的輔導基礎知識,有的指導繪畫、跳舞,有的講解安全防范知識。成群結(jié)隊,邊走邊議,校園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教室里、綠蔭下、石桌邊,你講我聽、你教我做,手把手地示范?!按笫中∈帧本o緊地連在了一起,學長制活動成了校園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萬事開頭難,堅持下去還要更難。當學長制活動逐步進入“深水區(qū)”時,部分學長就表現(xiàn)出了一些退縮情緒:有的認為自己沒能力當好“學長”,有的認為當學長是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更多的則怕耽誤、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贬槍Σ糠謱W長反映出的這些情況,陳章義認真分析了原因,尋求解決辦法。他充實領導機構(gòu),抽調(diào)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強的陳彥副主任協(xié)助此項工作。管理人員由原來的以班主任為主,增加了團、隊、德育、生活等處室相關人員。為了給學長們加油鼓勁,陳章義先后召開了兩次學長培訓會,讓他們進一步明確“學長制”的整個過程,不僅僅是助人更是一個自助、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過程。通過“大手牽小手”,達到一種自我、自主、自覺的最高境界。為及時總結(jié)推廣活動經(jīng)驗,他分學段開展了兩次專題講座,講座內(nèi)容涉及習慣養(yǎng)成、初高中學習銜接、科普、藝術(shù)、社會等10多種知識。同時,活動方式也逐步從個人擴展到集體,從校內(nèi)延伸到校外。
陳章義的堅定決心和老師們的鼎力支持、精心指導,使學長們的信心更足了,勁頭更大了,學長制活動開展得更加活躍。
為獲取和掌握第一手資料,最佳途徑是深入到學生和家長中間,陳章義把家訪工作列為學長制活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一次,在陳章義組織和要求下,賀熙彥老師和兩名學長到高天宇同學家家訪。高天宇在學長的幫助下,學習進步很快,從進校排名靠后一躍上升到班級第三,他還積極參加競選,成了學校的小記者、播音員。高媽媽得知孩子的進步,樂得合不攏嘴,一直拉著老師的手激動地說:“從校長到老師,都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教育培養(yǎng),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學習是明智的?!?/P>
家訪之路一直在延伸,每一次家訪,傳遞的都是溫馨、關愛與真情。三年來,學長制給學生帶來了進步,家長們感到十分驚喜,說得最多的詞是感恩和感動,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感謝陳校長,把孩子送進學校,家長放心”。
付出了努力,也得到了收獲。學長們在幫扶活動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自身組織、溝通能力的提高,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和幫助他人所帶來的快樂是難以言喻的。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17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