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痹趹c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致辭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話,要求全國人民對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據(jù)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這句話出自南宋學者張栻的《論語解·序》。張栻這句話,主要論述的是一種知行關系。原文是“始則據(jù)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有始終,必自始以及終”。
人類認識世界,先從身邊人的教導還有書本的知識出發(fā)。好比一個大學生從校園畢業(yè)出來,工作認真,原先的知識就被激活了,再學習相關知識也會越來越輕松流暢,等到知識與理論的積累到了一定程度,開展相關工作,就會更加順利。實踐有一個過程,從開始到結束是一個整體,半途而廢、功虧一簣,都不算是真正的實踐。
只有在認真開展工作的時候,才會遇到實質性的障礙,問題越突出,思考就會越深入,自己得來的體會,既有經驗,也有教訓,也就越真切和發(fā)自內心。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真知灼見,而這種感悟,一定從具體事情中來。
在沒有工作經驗的時候,許多人的知識都是信息層面的,但融入火熱的實踐中后,這些知識就像通電的機器一樣,高速運轉,又像散落一地的金銀珠寶,由一根紅線將它們全部穿起來,具備了完全不一樣的價值。
所以,在工作與生活中,需要學,需要習,需要知識,更需要知行合一,最大程度地總結經驗教訓,與知識理論融合,再投入到實踐中去,如此反復,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一切工作都會越來越順利。
(作者系文史學者、中山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1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