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家長的迫切需求,一邊是教師的權益保障,一邊是學生對課程設計“不感冒”……學校課后服務如何激發(fā)教師參與的熱情,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四點半問題”如何破解?一起走進河南省信陽市第九小學看一看。
“放學了,誰來接我,誰能陪陪我?”
從前,每當下午四點半放學鈴聲響起,河南省信陽市第九小學校長周雁翎都會聽到孩子們的呼喚,心里很著急:孩子放學了,家長沒下班,怎么安排孩子的課后時間最合適?
這樣的問題不僅僅困擾著校長。去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答記者問時專門談到了如何破解這一“成長中的煩惱”問題,并鼓勵基層多探索。
其實,從2017年9月開始,教育部已經(jīng)啟動了教師志愿聯(lián)盟課后服務示范點建設工作,期待以點帶面,探索彈性離校課后服務模式,多渠道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特長、開闊視野。
課后服務示范點開展服務近兩年來,帶來了哪些變化?近日,記者走進“教師志愿聯(lián)盟課后服務示范?!焙幽鲜⌒抨柺械诰判W,揭開破解“四點半問題”的“信陽九小”方案。
做好頂層設計,讓課后服務回應民生需求
孟夏時節(jié),草木蔥蘢。5月28日,“爭做新時代追夢人”教師志愿者課后服務成果匯報活動在信陽九小舉行,學生展示了課程學習的成果,“繩舞飛揚”社團的花樣跳繩令人嘖嘖贊嘆,“薔薇之聲”廣播社團的小播音員講述著校園的新鮮事,鬼步舞社團的新奇舞姿引發(fā)觀看者的陣陣掌聲……
除了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每個班級都設有班本課程:小牛頓科學館、紐扣畫、巧手靈石、果寶特攻,還有紙杯變變變、茶藝、剪紙、花樣誦讀等。
周雁翎介紹,目前課后志愿服務已在全校推開,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人數(shù)有1894人,占學生總數(shù)98%,累計開展課后服務課程超過6500課時。
課后服務不收取學生費用,教師志愿提供服務,學校如何激發(fā)教師積極性?這是擺在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校長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
信陽九小是名副其實的薄弱校:校址位于城鄉(xiāng)接合處,周邊坐落著三大農(nóng)貿(mào)市場,大多數(shù)學生是附近商販的子女。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弱,課后家長無法準時接孩子回家,也無法在學習上給孩子提供幫助。
“既然家長當不了孩子的老師,那我們就來當孩子的家長?!敝苎泗岣锌卣f。學校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將課后服務活動細化到課程,由普惠性課程和特色課程組成,每周一、三、四進行普惠性課程學習,每周五進行特色課程學習。普惠性課程分為校本課程和“學習超市”兩大板塊,包括養(yǎng)讀課程和成長課程。
談起養(yǎng)讀課程,周雁翎說這是在經(jīng)費相當緊缺、條件十分有限的信陽九小土生土長的一門課程,曾獲得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信陽九小的養(yǎng)讀課程到底是如何生長起來的?
2014年一個寒冷的周一早晨,學校正在舉行升旗儀式,一個六年級女孩突然暈倒。后來學校了解到,女孩父母是菜市場的商販,每天凌晨三點出門,無暇照顧孩子。這個女孩還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弟弟,女孩不僅每天早上要自己起來做飯,還要負責弟弟的生活并送到幼兒園。那天,弟弟哭鬧耽誤了時間,她沒吃早飯就來到了學校,加上身體差,就暈倒了。
這件事讓校領導陷入了深思。為了讓孩子不因家長忙碌耽誤學習和健康成長,學校開始全面推行“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活動,一套由經(jīng)典和兒童詩兩部分組成的校本背誦教材被研發(fā)出來。閱讀活動中,每個學生每年要閱讀三本必讀書籍并自由閱讀其他感興趣的書籍,這構成了學?!?23X”養(yǎng)讀課程的主體。
為了讓孩子愛讀書,學校營造了特殊的閱讀空間:木質(zhì)的地板,暖黃色的墻紙,每個書架下設計成圓圓的“洞穴”,讓孩子以最放松的姿態(tài)窩在“洞”里讀書。與此同時,每年4月的閱讀節(jié)、每年10月“21天甜蜜的愛”之閱讀挑戰(zhàn)活動,以及與家長共讀活動,都讓學生慢慢愛上了閱讀。
成長課程在信陽九小教師眼中是“健康、向上、尚美、樂學”的課程,包括跳繩課程、勞動課程、創(chuàng)新課程、藝術課程等,這些課程都是在課后服務時間實施的。
由于學校周邊是菜市場,孩子們也擁有了一門特殊的課程——菜市場課程。課程實施中,語文教師與學生一起聽菜市場的聲音、聞菜市場的味道,并將觀察心得變成一篇篇佳作;數(shù)學教師布置采購任務;美術教師教學生畫蔬菜;科學教師讓學生觀察植物的根莖葉……多學科融合式學習,在這里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了。
每周五,學校的社團課程、班本課程開展得異彩紛呈,如繡鞋墊、縫沙包、織圍脖、品信陽名茶的茶藝課程。
“學校鼓勵學生廣泛嘗試,他們也許就會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一生的興趣和特長。”學校主管德育工作、學生活動的副校長白蘭介紹說。
近兩年的摸索中,信陽九小始終堅持“學校為主、社會為輔、恪守公益性”的原則,組建“在職教師+退休教師+大學生志愿者+家長志愿者+社會志愿者”的師資團隊,經(jīng)歷了分析校情、聯(lián)絡師資、搭建課程、摸索嘗試、完善制度等階段,初步形成了學校課后服務的課程框架。
激發(fā)教師活力,讓課后服務實現(xiàn)師生共同成長
二年級(5)班的班本課程“果寶特攻”是學生最喜歡的。談及這門課程的產(chǎn)生,班主任陶海燕說“完全是一個偶然”。一次在與家長聊天時,陶海燕發(fā)現(xiàn):有孩子偏食,其中一些孩子不愛吃水果。如何讓學生愛上吃水果,用什么方法激發(fā)他們對飲食的興趣?單純講授學生不愛聽,是不是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
第一節(jié)“果寶特攻”課上,陶海燕從家里拿來橘子、西紅柿、黃瓜等果蔬,讓學生嘗試做水果拼盤。學生以橘子當花瓣、黃瓜條為莖,用果蔬制作的“向日葵”栩栩如生。慢慢地,學生喜歡上了這門課程,也愛上了吃水果,有時還會做水果拼盤給父母??吹綄W生興趣漸濃,陶海燕定期更換主題,還會把學生作品發(fā)到班級微信群,讓學生與家長一起欣賞。
現(xiàn)在,班上學生基本都參加了社團,而且在學習后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后有什么變化呢?
當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陶海燕時,她提高嗓門說:“以前我在初中當班主任,覺得自己都要變老了,現(xiàn)在每天與學生一起活動,感覺自己越來越年輕?!?/P>
學?!把棚L吟誦”社團的指導教師杜燕早在2015年就在學校成立了社團,借助課后服務,她輔導的學生越來越多。杜燕回憶起陪四年級學生開展社團活動時的場景。那次社團活動,杜燕將地點選在了距離學校不遠的公園,彼時正值草長鶯飛的春天,她約上家長一起開展吟誦活動。
那天,公園里的許多游人駐足聆聽。家長與孩子一起登臺表演,不僅展現(xiàn)吟誦魅力,還增強了家校交流。不僅僅是校園內(nèi)和校園周邊,杜燕還將活動范圍擴大到社區(qū)和學校對口扶貧點。
“看到學生越來越懂禮,養(yǎng)成了君子之風,留下更多的童年回憶,我再累也值得?!倍叛嗾f。
毋庸置疑,這種課后志愿服務活動必然會增加教師的負擔,工作量增加了,教師愿意嗎?
“最初做活動時,教師們有不同聲音,尤其是社團教師要付出得更多。”白蘭感慨道。
白蘭介紹說,由于學校經(jīng)費有限,不可能重新招聘新教師,只好挖掘本校教師的潛力,于是就出現(xiàn)了“體育教師教書法社團”的案例。此外,學校還聯(lián)系志愿者到學校開設課程,為學生提供免費服務。
即使這樣,還是有孩子沒有課程上,怎么辦?
教師拿不定主意,找周雁翎商量。經(jīng)過與團隊一起探討,周雁翎拍板:除了上學校社團外,每班開設班本課程,讓每一個學生受益。
“雖然除了正常教學外,還要帶學生的課后服務班,但我在這個過程中也被點燃了?!庇薪處煾锌馈?/P>
信陽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付永昌得知信陽九小成為“教師志愿聯(lián)盟課后服務示范?!焙?,在學院進行宣傳和動員,陸續(xù)有10余位大學生志愿者加入信陽九小的課后服務活動中。在他看來,這項活動“有利于實現(xiàn)師范生的自我價值,是很好的成長機會”。
喚醒家長,讓課后服務實現(xiàn)家校共育
“以前,看到其他孩子放學時有家長接,我的孩子只能一個人待在家里或托管班,盡管不放心又無可奈何?,F(xiàn)在有了課后服務,我們既能安心上班,又能看到孩子在課后活動中的成長與變化。”學生余婷果的媽媽高興地說。
在媽媽眼里,余婷果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不愛動手的女孩,參與課后服務活動后,她積極參加了學校舞蹈社團,現(xiàn)在愛跳、愛表演,變得自信了。
“以前在家寫完作業(yè)就看電視、玩手機,現(xiàn)在則主動教我舞蹈、做手工?!庇噫霉麐寢尀榕畠旱某砷L深感自豪。
像余婷果這樣受益于學校課后服務的孩子不勝枚舉。四年級(5)班趙振廷的家長介紹說,孩子在一年級時就參加了海量閱讀社團,三年級又加入了小牛頓科學社團,“孩子愛上了閱讀,愛上了科學,也愛上了學?!?。
記者走進五年級(1)班教室看到,學生被分成了若干二人小組,一個學生為另一個學生進行肩膀按摩,嘴里還念念有詞地說:“風池穴、天柱穴、肩井穴?!鼻斑呥€有一位教師邊講解邊給學生演示。
原來,這位上課的教師是家長,在接到學校邀請后,作為家長志愿者給學生帶來了“愛不釋手”課程,手把手將按摩手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
“通過課后服務的帶動,如今我們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白蘭說道。
在白蘭的記憶中,5年前周雁翎到學校任職時的信陽九小,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風調(diào)雨順”“氣象萬千”。周雁翎剛到任時,面臨著學校資金少、硬件差的窘境,家長對孩子的管教也是簡單粗暴。
怎樣改變教育生態(tài)?如何提升家長素質(zhì),為學生成長護航?
“良好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而智慧家長是營造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必要條件。”周雁翎在每年開學典禮、學期家長活動、開展課后服務時,都不忘囑咐家長科學育兒。她還經(jīng)常鼓勵家長和師生一起“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近年來,借助課后服務活動,教師喚醒了家長的熱情,實現(xiàn)了家校共育、共同成長。周雁翎認為,教育過程是學生成長的過程,也是教師、家長共同成長、共享成長的過程。
班主任杜紅對此深有同感。她認為,教師參與課后服務不僅要服務學生,還要喚醒家長,“家長是學生的第一面鏡子、第一任老師,只要家長改變了,學生肯定會改變”。在四年級家長培訓會上,杜紅為330余名家長舉辦了“做一個智慧的家長”講座,以自己帶班服務的經(jīng)驗現(xiàn)身說法,引導家長“智慧地愛孩子,智慧地幫孩子”。
針對家長慣用的“棍棒教子法”,杜紅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暴力教育是風雨,賞識教育是孩子成長最需要的陽光?!蓖ㄟ^與家長提問互動、案例交流,她建議家長要接納孩子,真誠地對待孩子,“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好方法帶出好孩子”,河南省名師、中原名師周雁翎工作室核心成員左晶在二年級家長培訓會上談到這樣的理念。她與300余名家長分享了兩個主題:一是會聽、會說,帶出好孩子;二是家校攜手,帶出好孩子。
“通過有趣的漫畫故事,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懲罰,描述問題而不是隨意指責,表達期望而不是發(fā)泄情緒,真的讓我們受益了?!?/P>
“孩子尊敬教師是他們接納學校教育的前提,我們要成為老師的‘戰(zhàn)友’。”
……
家長培訓會后,許多家長紛紛表示,學會了如何與孩子溝通,明白了家校攜手的重要性。
“信陽九小的教師志愿者課后服務開展得很好,有國學傳播,有非遺傳承,有生活體驗,也有藝體熏陶,對于一所薄弱學校而言,能有這樣的成果并不容易。課后服務體現(xiàn)了教師志愿者和大學生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弘揚了師德,值得欽佩;課后服務喚醒了家長,實現(xiàn)了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一舉多得?!北本煼洞髮W全國教師志愿服務聯(lián)盟辦公室主任龔河華贊嘆道。
“這些年的課后服務活動激發(fā)了教師的思考,促進了學生的成長,帶動了家長的參與,實現(xiàn)了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敝苎泗峥吹阶约汉蛨F隊辛苦付出所取得的成績,欣喜不已。
“通過教師志愿者課后服務,信陽九小的教風、學風、校風明顯提升,上級肯定、群眾認可。這些取決于有一名好校長、一支好隊伍。社團展示、延時課堂辦得很好,很有特色,也很適用,應在全市推廣?!毙抨柺薪逃志珠L蘇錫凌如此評價道。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26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