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背景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繼續(xù)聚焦統(tǒng)計的相關知識。此前,學生在一年級學習“分扣子”具備了分類的意識,二年級學習“調查與記錄”積累了調查、記錄數據的活動經驗,并學會了一些記錄數據的簡單方法。
本單元中,《快樂成長》一課第2課時,內容安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再次經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并感受畫點線圖法的直觀清晰,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實錄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問題
(教師利用課題《快樂成長》,以談話形式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出示課件:1997年12月1日,鐵道部規(guī)定買半價票的兒童身高標準為110-140厘米。)
師:看了這則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的身高是159厘米,超過140厘米,需要買全價票。
生2:我的身高是134厘米,在110-140厘米之間,可以買半價票。
師:根據身高,買票還有什么樣的情況?
生3:身高低于110厘米的兒童免票。
(板書:全價票、半價票、免票)
(設計意圖:針對學習內容,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暑假旅游買火車票的情境,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了解全價票、半價票、免票的含義。)
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探索 感悟方法
師:如果我想知道全班同學有多少人能購買半價票,該怎么辦?你有什么建議?
生1:先要收集所有同學的身高數據。
生2:由于數據比較多,接著需要整理這些數據。
生3:最后再根據購買半價票的兒童身高標準作出判斷。
師:好,我們就按同學們的策略來實施,任務在課前已經交給各組組長,下面請各組組長匯報你收集到的本組成員身高數據,老師記錄在大屏幕中的表格中。
(各組組長匯報數據,教師現場記錄。)
師:三年級(4)班有多少同學能購買半價票?請大家3人為一組,選擇你們組喜歡的方法,整理全班的身高數據;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你們組的方法和結論。
(各組開始活動)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激發(fā)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強化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并讓學生親歷收集數據的過程。)
師:現在我們挑出幾組有代表性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一起來讀懂這些整理方法。
組1:分組列舉出每個身高數據。比如,能購買半價票:125、135、136、139、127……不能購買半價票:141、142、145、146、148……
組2:用符號代替每個數據。比如,能購買半價票:√√……不能購買半價票:××……
組3:畫“正”字表示。比如,能購買半價票:正正……不能購買半價票:正……
組4:畫點線圖法……
師:最終得到三年級(4)班有( )人可以買半價票,( )人不能買半價票。那么,身高數據統(tǒng)計得全嗎?
生:我們可以根據班級總人數來驗證一下。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把整理的結果清晰、直觀、有效地表達出來。)
環(huán)節(jié)三:觀察類比 采選方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現在由于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齡兒童的身高也越來越高,鐵道部2010年12月1日又新修訂了兒童半價票的身高標準,我們一起來看看(插播鐵道部修改購票身高標準的新聞視頻)。
師:從這段視頻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2010年12月1日,鐵道部將能購買半價票的兒童身高標準調整為120-150厘米。
師:在新標準下,全班又有多少人能購買半價票呢?結合黑板上呈現的方法,你們覺得哪一種方法可以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為什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生2:畫點線圖法可以直觀解決問題。
師:哪些人是改變標準以后才需要購買半價票的呢?在黑板上指一指。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導向,引發(fā)強烈對比,引導學生發(fā)現畫點線圖來呈現數據的優(yōu)點——直觀清晰,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展開思路,在對比中進行智慧碰撞,在獲得技能的同時積累數據整理和分析的感性經驗。)
師:如果有一天鐵道部又調整了購買兒童半價票標準,比如改為125-155厘米,這時你利用畫點線圖的方法還能找到我們班有多少人可以購買半價票嗎?
生3:可以,我能在點線圖上指出來。
師:你對畫點線圖整理數據的方法有什么更多的認識?
生3:我發(fā)現畫點線圖的方法比較直觀。
生4:畫點線圖的方法可以表達許多信息。
師:仔細觀察這個點線圖,你還能看出哪些信息?
生5:可以發(fā)現班級身高集中在兩部分。
生6:可以發(fā)現×××的身高最高,×××的身高最低。
生7:可以發(fā)現大多數同學身高集中在×××。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一方面直觀地讀懂個別數據,另一方面通過對比整體感受分布情況,最后聚焦局部區(qū)域,讓學生通過點線圖感受數據可以帶來許多信息,發(fā)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拓展應用 內化方法
三年級(4)班同學睡眠時間情況(見下表)。
請用畫點線圖法整理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分析整理結果,提出合理建議。
(練習的具體過程略)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真實的睡眠時間,拓展應用畫點線圖法,讓學生再次感受它的特點,并能分析整理的結果,提出合理建議,滲透統(tǒng)計教學的核心是數據分析,體現出數學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
?課后反思
課堂上,教師借助教材買半價票的情境引入,追溯到1997年鐵道部制定的購票標準。學生經歷了收集數據、整理和表示數據、分析數據的統(tǒng)計活動全過程。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收集數據”“怎樣整理和表示數據”“如何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數據整理分析的方法”,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經歷“分類”“畫圖整理”等數據整理的形成過程,并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方法的必要性。
接著,教師又借助2010年的新聞視頻,播報鐵道部新制定的購票標準,在鐵道部兩次調整購票標準的背景下,提出同一個問題“有多少人可以買半價票”。對于“全班的身高”這樣一組數據,需要學生思考“怎樣整理和表示數據”才能同時解決問題,形成明顯對比,打開學生思路,再次引發(fā)學生思考。
最終通過學生的觀察類比,選用了畫點線圖的方法。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明確了點線圖法的優(yōu)勢,解除了課前一味地認為畫點線圖法麻煩的想法,教學重難點得到落實。
(作者單位系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8年12月19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