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吉磊 陳銳 記者 龐珂)“沒想到我們可以直接對話學科領域名師大家,院士們的分享幫助我們深層次理解國際化學術范式,也提升了我們的批判性思維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近日,在河南師范大學(以下簡稱“河南師大”)化學化工學院“俊甫計劃”拔尖實驗班課堂上,2023級化學專業(yè)學生曾沁怡正認真聆聽院士授課,全神貫注地記錄著筆記。
課后,曾沁怡和小組同學圍坐討論,準備著手完成微型課題報告。像曾沁怡一樣,今年河南師大的很多學生在第三學期的課堂上學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據了解,6月30日至7月13日,河南師大在暑假開始后,創(chuàng)新增設第三學期,旨在進一步架起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橋梁,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獲取知識價值、錘煉核心能力、啟迪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從“學知識”到“提能力”再到“能創(chuàng)新”的跨越。
為此,河南師大構建了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多元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理論層面開設微專業(yè)課程、博約講堂、國際化講座等8類理論教學或講座,邀請國內外高水平師資授課;實踐層面涵蓋教育研習、科研訓練、學科與技能競賽培訓等7類實踐教學或活動,引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在化學化工學院,韓國科學院院士、梨花女子大學杰出教授Juyoung Yoon和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陳俊豐,為拔尖實驗班30名優(yōu)秀學子開展為期兩周的密集型學術前沿專題授課。
物理學院師范生成長工作坊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李春密教授、中原名師王紅奎等專家組成教學團隊,為師范生開展新課標解讀與教學技能實訓。
國際教育學院邀請法國佩皮尼昂大學GREFFARD教授帶來“歐洲歷史文化與語言演變”系列講座,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橋梁,著力拓寬學生國際視野。2023級法語專業(yè)學生王穎說,這種從“學語言”到“懂文化”的跨越,讓她對專業(yè)學習有了全新的認知。
各學院通過多元模式打造沉浸式學術場域。美術學院結合專業(yè)特色,開展了美術設計經典著作閱讀、中小學美術優(yōu)質課觀摩與設計、藝術家個案研究課程;音樂舞蹈學院將藝術教育與心理學知識有機融合,開設了“音樂治療與心理健康”特色課程……
在校外實踐教學中,文學院“豫韻傳梆·踏火承薪”非遺傳承調研服務團走進焦作市武陟縣馮丈村,實地探訪懷梆戲非遺傳承人,參與劇本整理、唱腔學習與舞臺表演。“課本里說的‘非遺活態(tài)傳承’,在村里是老藝人手把手教身段、年輕人用短視頻擴大傳播的生動實踐?!?023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生崔晨瑤和其他成員一起記錄口述歷史,梳理技藝譜系。
“學校增設第三學期,本質上是打破‘教室到考場’的閉環(huán),讓學生在院士課堂上觸摸學術前沿,在企業(yè)車間里驗證理論價值,在鄉(xiāng)村田野間厚植家國情懷,最終實現從‘知道’到‘做到’再到‘悟到’的躍升?!痹撔|h委書記馮淑霞表示,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強“課程實踐、實習實訓、科研創(chuàng)新、學科競賽、國際交流”五位一體的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高質量開展第三學期教學工作,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與綜合素質提升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