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_91视频精品无码_国产视频96自拍6_免费国产成人aⅴ观看℃

首頁>檢索頁>當前

心理健康工作要適應網絡空間新挑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23-05-24 作者:張晉 來源:中國教育報

■“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系列評論之五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f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強調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平臺和渠道,廣泛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和預防心理問題科普,廣泛匯聚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互聯網帶來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也是表達觀點、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但不良信息如虛假、低俗、色情、暴力等內容也充斥其中。這些有害內容以隱蔽、多變、快速的方式傳播,容易對辨別和抗干擾能力較弱、缺乏足夠堅固“心理屏障”的學生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還要看到,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能夠滿足其情感表達和心理發(fā)展需要。然而,如果學生在互聯網環(huán)境獲得的快樂比現實世界多,或在現實世界遇到挫折時,就容易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網絡交往中,淡化現實世界中的情感聯絡與情感體驗,造成情緒低落、孤僻冷漠、網絡沉迷、情感隔離、自我封閉、人際信任危機、消極逃避、悲觀厭世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對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適應互聯網環(huán)境帶來的新挑戰(zhàn),充分運用互聯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建設適合互聯網傳播模式、符合學生接受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有效利用互聯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覆蓋面,制作具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效性,符合學生心理需求和發(fā)展需要的心理健康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心理健康公眾平臺、心理測評系統的針對性、互動性、體驗性,充分利用直播課程、短視頻、音頻、線上線下互動等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關注度和吸引力,豐富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途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知識,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要健全“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消除學生遇到情緒、情感、心理健康問題時不愿意尋求幫助或接受心理咨詢的顧慮,發(fā)揮互聯網在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干預和管理中的優(yōu)勢。建好用好心理健康系統,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數據;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利用在線匿名交流互動、心理求助、心理信箱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交流、發(fā)泄、調適、獲取幫助的暢通渠道;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隱私化、互動化、跟蹤化、個性化、高效化,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及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全面把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加強學生日常管理的有效途徑。

要建設好專業(yè)化“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由專業(yè)心理健康教師、學生心理咨詢員、心理教育專家等構成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格化”隊伍,明確工作職責和具體任務,形成互相聯系、相互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互聯網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方式,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力,加強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完善網絡立法工作,及時監(jiān)控、處理有害信息的傳播,凈化網絡空間。加強學生心理引導,針對學生情緒低落、情感隔離、網絡沉迷或成癮、自我封閉、人際信任危機、道德失范以及在自我認知、社會認同、社交適應、個體價值等方面產生心理沖突等問題及時干預。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提高法律意識,杜絕不文明網絡行為,增強自身判斷力和抗干擾力,具備網絡環(huán)境中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心理保健能力。

(作者系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24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ibaifen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